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成果显著,是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其专业教学团队更是省级教学创新团队。本专业教学实力强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 10 人,其中教授2 人,副教授 3 人,博士 1 人,博士(在读)2 人,所有专业教师均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 90%,中级以上职称比例达 100%。教师们基本都持有导游证、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且拥有丰富的企业或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其中,有国家高级导游1名,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面试考官2名,世界技能大赛裁判员1名,省级、市级技能大赛裁判3名,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1名 。
在教学设施与实践平台建设上,本专业成绩斐然。校内设有环幕导游实训室、酒店前厅仿真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践环境,着重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从业素质训练。在校外,与众多知名文旅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目前已建成省级生产型实训基地,如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好之旅旅游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环巢湖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此外,还与31家文旅企业,包括安徽饭店、安徽省人大会议中心、安徽徽风皖韵饭酒店等多家高星级酒店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与就业机会,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一、专业特色
1、产教融合多元发展:积极开展横向课题建设,已开发 4 项横向课题研究。如与安徽芸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 “研学旅行教育项目”社会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与创远酒店管理(安徽)有限公司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分公司、合肥市百晖实业有限公司洲际酒店合作开展的酒店数字化管理系统技术开发服务。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突出,与多家酒店签订酒店数字化管理系统技术开发服务,2024 年到账金额近百万。同时,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与安徽刘一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庐阳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合作,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讲解服务,服务人次达10万之多。并与安徽庐城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产教融合,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工作 。

图1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师生
“中小学一日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及工学交替活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现场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 “双证” 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
3、国际交流拓展视野: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杨世河、杨洋和郑承辉三位专业教师分别前往菲律宾友谊大学和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攻读学位期间进行了多次专业交流与合作研讨,为专业发展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

图2 杨世河教授受邀于菲律宾永恒大学作学术报告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秉持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要掌握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拥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游览景区管理、游乐园、休闲观光活动等行业的导游、旅游团队领队、旅行社计调、旅游咨询员、公共游览场所服务员、休闲农业服务员等岗位群,能够胜任旅游咨询、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数字营销、目的地运营管理等工作。
三、主干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丰富且实用,涵盖了旅游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职业礼仪、旅游心理学、茶艺与茶文化、旅游新媒体营销、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等。这些课程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业(旅行社、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游电商)、会展企业(会议展览公司、展览中心、会展策划机构)。在服务与管理、产品策划与销售等岗位群,从事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招徕咨询、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传统旅游企业,还是新兴的旅游电商、会展企业等,都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